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9级现代教育技术(教育硕士)

《教育传播》第四章教育信息传播通道和媒体

2019.09.25

今天汪基德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堂课,关于教育信息传播通道和媒体。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2009年版的教材《教育传播学》,和我之前学习的《传播学教程》有交叉。看到这个课题,我很激动,原来我曾学习的传播理论,是为教育实践、信息素养而铺垫。

与其说信源缺一个“把关人”,倒不如说信源缺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自觉成为“把关人”。

教师的“编码”能力,正是通过一定的技术转化体现出来。

教学环境正在朝着人工智能、数字化、虚拟化和多媒体方向发展,在具备一定经济水平的地区已经初具雏形,值得思考的是短板地区的铺设。值得期待的是,未来信息时代可能是全媒体时代。

而学生的信息素养,亟待提高。对于教育信息的“译码”能力,需要“把关人”教师加以引导,从而提高。

不仅仅是校园充满了教育信息,信息更是无处不在、无孔不入的。

要想“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,热爱传播事业,掌握传播方法,有利于传播目的的实现”就必须要求自身做起,学习和钻研传播理论,结合实际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况运用适当的传播方法,教育传播的目的是把教育信息有效、高保真度地从信源传递到达信宿,教育信息是依赖教育载体的。

提到传播设施与环境,不仅要注意教学硬件设施设计、软件设计,还要符合教学功能需求,这和环境艺术设计又有了实际应用上的交叉,教育教学也应当注意美学,讲究审美熏陶。技术层面上,定期维护设备设施,确保正常教学秩序。

我依然振奋,坚持个人长期计划,想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信息素养,真正使学生提高信息获取能力、信息筛选判断能力、信息反馈评价能力,形成可循环的、灵活的解读分析和处理信息技能。

这不仅是效果研究,也对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。

希望我可以从更深层次,更根源处,使信息素养、信息道德扎根于我们有灵魂的教育事业中。


评论
热度(10)

© 王萌 | Powered by LOFTER